在天津女排的训练馆里,陈博雅的手指轻轻触碰到排球那些粗糙的皮质表面,这是她日复一日最熟悉的触感。2025年初,当她在联赛中拦下那个关键球,为天津女排贡献了第6分拦网得分时,观众席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。然而,这个二十五岁的女孩只是微微点头,短发扬起,清秀的脸上看不出丝毫波动。她用实力证明着自己,成为中国女排除龚翔宇之外最优秀的接应之一。
陈博雅的排球之路始于小学五年级。当很多孩子还在为选择什么兴趣爱好犹豫时,她已经站在了排球场地上。她的家庭赋予了她与生俱来的运动基因——母亲曾是手球运动员,父亲则是一名军人。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,陈博雅从小就被培养了出坚韧不拔的品格。
她有着1米89的身高,却并不显得笨拙。2013年全运会结束后,陈博雅正式进入天津青年队,与后来名声大噪的李盈莹成为同一批球员。然而,与早早成名的李盈莹不同,陈博雅的成长轨迹更像是一条缓慢而坚定的河流。
“李盈莹去国家队了,对我有较大的激励吧,以后要更加努力了。”陈博雅曾这样说道。话语简洁,却透露出她内心深处的火焰。在天津女排前主帅陈友泉眼中,陈博雅是“球性比较好,防守意识也不错”的球员,她的心理波动小,在2000年这个年龄段的队员中,综合潜质尤为突出。
2020年,一次训练直播意外展现了陈博雅的独特天赋——过去用右手打球的她,竟然用左手扣球。这一发现让教练们惊讶不已,这意味着她可以在比赛中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进攻方式,让对手防不胜防。
然而,职业运动员的道路从不是一帆风顺的。2021年,右肩的伤病找上了门。在全运会预赛天津队与北京队的比赛中,虽然球队取胜,但陈博雅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满意。那场比赛中,她只拿到了9分。赛后,她坦言:“感觉这场比赛我的情绪调动还不够,进攻方面有些生疏,其他环节也有不足。”

肩伤成了她必须面对的敌人。“肩伤一直反复,之前我还改过左手进攻。全运会预赛之前肩伤又有反应,对我影响也比较大。”陈博雅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。伤病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疼痛,更是心理的考验。但她没有屈服,反而更加专注于康复训练和技战术的提升。
2024年至2025年期间,陈博雅迎来了职业生涯的转折点。在世俱杯比赛中,天津队拿下亚军,这被不少人视为她个人实力的有力证明。随着比赛的深入,她的竞技状态实现了显著提升。在与北京女排的对抗中,她贡献了12分;对阵辽宁女排时,她再次发挥出色,得到17分。连续两场比赛得分上双,陈博雅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。

陈博雅的技术非常全面,她不仅能打接应,还能打主攻。作为主攻她能主接六轮一传,作为接应她一传防守和小球串联技术都非常出色。她有身高,有弹跳,扣球滞空能力非常强,而且扣球线路多变,是一位非常难得的全面型接应。
2025年初的全运会资格赛,天津女排以A组头名身份晋级决赛阶段。尽管球队缺少了李盈莹、姚迪、袁心玥等多位主力球员,王艺竹、陈博雅两名主力边攻手也不在最佳状态,但主帅陈方通过合理的阵容轮换,将全队的战斗力保持在了较高水平。陈博雅在这场比赛中展现出了她的价值,不仅是得分手,更是团队战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
陈博雅的性格,在队友姚迪的描述中可见一斑:“她很内向,有时跟她说很多,她也最多给你一个‘嗯’或者一个微笑。她在场上要是能说句话,我们都特别高兴。”这种内向的性格,在充满激情和喧嚣的体育世界里,似乎是一种弱点。但陈博雅却将这种特质转化为自己的优势——她用冷静的头脑分析比赛,用稳定的发挥支撑团队。
在姚迪回归天津队后,陈博雅的进攻能力慢慢被激发出来。姚迪透露:“其实我回来之后,陈博雅是牵扯我精力最多的。”对这个小妹妹,姚迪也一直在提醒,“因为我们俩属于同一个位置的嘛,在拦防上还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”。这样的交流与帮助,促进了陈博雅的成长。
2025年3月,天津女排在全运会的首场比赛中展现出令人瞩目的逆转实力,尽管缺少了明星球员李盈莹,但她们在面对辽宁女排时,以3比2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翻盘。整场比赛中,王艺竹和陈博雅的表现异常出色,关键时刻的进攻决策和果敢出击,为球队锁定了胜利。
随后的比赛中,天津女排以3比1战胜山东女排。00后接应陈博雅再次展现出强大实力,给对手制造了很大压力。她的进步有目共睹,从曾经的伤病困扰到如今的稳定发挥,从曾经的替补球员到现在的主力接应,陈博雅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职业生涯。
尽管表现出色,陈博雅却一直未能获得国家队的青睐。甚至有评论指出,国家队启用了17岁的杨舒茗和19岁的范泊宁,与陈博雅相比,她们仍显得经验不足、技术还不够成熟。然而,这样的处境并没有让陈博雅气馁,她继续在每一场比赛中证明自己的价值。
陈博雅与排球的关系,像是一场安静的对话。她没有张扬的个性,没有夸张的表情,甚至在场上的庆祝也只是一抹淡淡的微笑。但当她跃起扣球,当她在关键时刻拦下对手的进攻,当她用左手或右手灵活地击球过网时,你能感受到那种无声的力量。成功不必喧嚣,卓越也可以安静。
Copyright 2024 yy易游 (中国)体育·官方网站 All Rights by 易游体育